be365体育平台:质料解决系统认证行动羁系的下层搜求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2-29 09:48:34    浏览:

[返回]

  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认证行政监管系统相关功能不断升级,对认证活动的信息收集越来越全面。如何利用好平台数据,提升对辖区内认证活动的监管质效,是一个值得基层市场监管部门探讨的问题。

  到2023年年初,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共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证书626张,获证组织582家,涉及的130余家认证机构均在辖区以外。在经费有限、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基层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如何快速检索认证活动数据,找到其中的风险点,是新形势下提高认证监管质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今年以来,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市场监管局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切入点,尝试将平台数据的整理分析与线下实地监督检查相结合,探索认证活动监管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效。

be365体育平台:质料解决系统认证行动羁系的下层搜求

  在目前上下多层的监管体系中,地方监管部门尤其是基层一线由于缺乏足够的监管手段和监管工具,只能进行少量的随机抽查或突击检查,由于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而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

  以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市场监管局为例,往年都采用查看获证组织的认证相关档案完成质量管理体系抽查任务,但获证组织现场只提供一份审核报告,be365体育平台其他认证档案都存放在认证机构,联络调取耗时费力,且不一定有收获,长期以来在检查中存在着针对性不强、流于形式等问题。

  要想对辖区过去一年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进行全面体检,依靠传统的工作模式显然要面临繁重的前期工作。那么,有没有一些批量筛查的办法呢?我们通过思考探索,剖析相关典型案例,意识到可以从问题导向出发去关注一些关键数据。

  审核人天数的计算与实施是认证机构控制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允许在特殊情况下减少30%的审核时间,并规定现场审核时间不应少于总审核时间的80%,部分机构以此为依据对照标准人天数的56%(70%×80%)为边界来制定监督审核、再认证审核计划,认证活动存在审核时间不足的风险。

  执法人员可以从认证行政监管系统中导出证书数据,使用函数公式根据认证覆盖人数计算最低审核时间要求。以200人为例,监督审核的底线人/天,再认证审核的底线人/天。继续导出认证活动数据,以同样方式根据审核计划开始/结束时间、审核员数量估算人天数,如获证组织的审核人天估算值少于上述最低要求,在比对后将被列入风险关注名单以待进一步核查。运用该方法,执法人员在2022年度辖区相关数据中快速筛选出17条风险信息。be365体育平台

  有效跟踪监督是认证机构的法定义务。《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规定应当于初次认证后的12月内进行第一次监督审核,此后除再认证年份外,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审核,且两次监督审核间隔不得超过15个月。如果机构超期未进行审核却不暂停证书,在无法确认获证组织是否持续符合认证要求的情况下,势必影响认证的有效性和公信力。

  此项筛选更为简单,直接在认证行政监管系统中导出证书数据,比对初次认证、颁证和最近审核3个日期即可,2022年度在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市场监管局内有16条此类风险信息。

  在当前版本中,执法人员在认证行政监管系统的导出数据中未找到签到签退的相关数据统计。但在对其他风险信息的进一步核查中,可以通过签到签退记录找到一些审核员迟到早退的证据,例如签到时间晚于计划开始时间,且定位显示尚未到达获证组织地址;或者签退时间早于计划结束时间,且定位显示审核员已离开获证组织位置。

  通过对33条风险信息的逐一跟进核查,收集证据认定违法事实,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市场监管局今年以来对相关认证机构发出责令改正通知6份,立案处罚3件。对于最终成案比例偏低的问题,我们也组织了执法人员与第三方认证专家进行了研讨。

  对于涉嫌未有效跟踪实施审核的问题,相关认证机构的理由可谓五花八门。其中较为合理的是受到2022年度新冠疫情的影响,并且在疫情结束后也及时开展了认证活动;或者是在2021年末安排审核活动,而在2022年初作出审核决定,模糊了审核开展的年份。其余一些理由更像是利用了规章的漏洞:有机构称原计划在2022年度对获证组织开展再认证审核,虽因故未能实施,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未明确该情况下需暂停证书;也有机构称已在内部数据库中暂停或注销了证书,只是未及时上报相关信息,依据《认证机构管理办法》应属市场监管总局管辖。

  在对涉嫌审核时间不足的调查中,执法人员发现问题多出现在审核流程安排的具体时段中,相关认证机构将单日审核时段延长,再以8小时作为人天数计算基准。例如某次审核有两名审核员参与,第一天上午8时开始,至第二天中午12时结束,数据筛查时的审核时间估算结果为3人/天,但审核计划中的具体日程共安排了14个小时,机构方面将之计算为2×14÷8=3.5人/天。

  总体而言,本次认证监管模式探索的积极意义在于,前期的数据筛查面广量大却又方便快捷,后期的核查取证目标明确脉络清晰,既提升了认证监管质效,也充分锻炼了执法队伍。接下来,我们将在此方向上继续努力,用好认证行政监管系统各项功能与数据,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联动,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向其他认证领域延伸,强化重点领域、重点产品监管,严厉打击认证违法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搜索